- 司成志;吴笑天;邢超;惠世贤;魏荣智;陈仕龙;
针对换流器的状态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换流器拓扑结构的阀电流反演方法。利用现代控制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得出换流器属于特殊的动态系统模型。在换流器的拓扑结构中,存在阀电流与换流器端口电气量之间的关系矩阵,将其与旁通对方程相结合,构建换流器的数学模型。考虑晶闸管存在开通、关断、超长导通和旁通对4种情况,引入换流器状态矩阵以实时判别换流器的状态,并结合数学模型构建动态系统模型对阀电流进行反演。以逆变侧交流母线常见的4种故障情况进行仿真波形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用所提阀电流反演方案在常见的换流器故障下能准确对阀电流进行反演,平均波形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1,平均均方误差小于0.001。以上结果说明方案反演精度高。
2025年06期 v.41;No.30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万佳;王晓东;付德义;刘颖明;杨斌;周晓飞;
针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参数不易获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混合麻雀智能算法的网侧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特性参数辨识方法。首先,考虑电压跌落深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利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可测量的电气量,建立直驱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直驱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正常运行状态下控制策略与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对参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参数进行解耦,确定待辨识低电压穿越特性参数;最后,提出用最小二乘估计混合麻雀算法辨识低电压穿越特性参数,以避免局部最优与收敛速度慢等辨识问题。算例仿真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及在不同故障条件下的适应性。
2025年06期 v.41;No.302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强涵悦;任惠;于光发;高倩盈;甄钊;
针对如何在数据稀缺地区利用有限的海上风电出力数据提高功率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迁移学习与动态图网络建模的超短期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整体框架。首先将海上风电数据分为数据丰富的源域和数据稀缺的目标域,利用动态图注意力网络提取域内风电机组间的动态时空关联特征矩阵。然后利用迁移学习中的域判别器挖掘源域与目标域的域不变图嵌入特征,以准确表征两区域在时空双维度上相同的变化规律。最后将域不变特征作为改进后的Trans-KAN(Transformer and KolmogorovArnoldnetwork)模型的输入,处理风电出力数据中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从而提高风电出力预测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数据稀缺区域的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方面的优越性能。
2025年06期 v.41;No.302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 王维军;贾凯青;张博越;
采油厂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用能成本较高同时产生大量碳排放,面临着减碳增效的难题,而光伏与储能协同供电系统可有效降低采油厂的用电成本和碳排放。基于负荷分析的功率和容量配置优化可降低光储系统建设成本。提出了一种考虑系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同时对采油厂光伏与储能协同供电系统容量和功率进行多目标优化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目标是最小化年平均电力成本和最小化年碳排放量,下层优化目标是最小化系统日平均运行成本。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对系统容量和功率配置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与无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配置情况相比,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协同供电情况下年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四季典型日平均运行成本显著降低,四季光伏消纳比例得到提高。优化后的微电网系统能够在满足采油厂生产需求的同时显著降低碳排放并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可为其他石化行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1;No.302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 吴龙腾;郭乾;吴杰康;梁磊华;
为给台风灾害下配电网供电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场景,在考虑台风灾害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极端灾害下配电网复电中分布式电源协同调控的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特性指标集,运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恢复供电的分布式电源。然后,考虑节点和线路重要性,建立配电网的网架重构模型,并通过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来确定极端灾害下配电网重构的优化网架。在网架重构的优化模型中,以单位时间内恢复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确定分布式电源投入的优化顺序。为了进一步扩大负荷恢复量,依次选择重构网架外的负荷节点,以单位时间内等效恢复量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其恢复顺序。以IEEE 33系统为例,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2025年06期 v.41;No.302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 马良玉;韩立凯;
针对火电厂标注样本缺失且源域无关类样本导致用传统领域迁移方法难以实现有效迁移的问题,首先建立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特征提取器,并利用梯度反转层引入域对抗训练机制,协同最大均值差异损失共同缩小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特征分布差异;同时,设计样本权重标定网络消除源域不相关样本造成的负迁移影响;最后,利用三元组损失增大源域与目标域数据中不同类故障之间的特征距离,显化特征决策边界。仿真实验表明,用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对类别未标定目标域的特征迁移,并且在源域存在无关类样本时仍能保证对目标域较高的故障诊断精度。
2025年06期 v.41;No.302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黎佳涛;张少敏;王保义;
针对在多个基于区块链的微电网间进行交易时,不同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和资产难以互通,以及攻击者可以从区块链账簿信息中获取电力生产者和电力消费者的账户地址、交易金额等隐私信息,从而推理出用户真实身份,破坏电力交易的安全性、公平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微电网跨链电力交易用户隐私保护方案。首先,基于中继链技术实现了微电网间的交易数据和资产互通问题。然后,用知识签名加密电力交易消息的同时隐藏用户真实身份,实现了匿名支付。最后,改进了隐形地址生成算法,用一次双线性配对操作代替了一次哈希操作和两次标量乘法操作,提高了地址生成效率。从理论上证明了本方案的安全性,用实验证明了本方案具有较低计算成本的优势。
2025年06期 v.41;No.302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紫娟;雷鸣;
针对富氧燃烧技术效率低、经济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力系统:分级增压富氧燃烧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利用Aspen Plus v12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构建与仿真模拟,并利用夹点分析手段对系统换热网络进行集成与优化,最后采用经济性评价参数–平准化电力成本对优化后系统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为81.02美元/(MW·h),若计入CO_2销售收入,可低至75.63美元/(MW·h),与同等级660 MW蒸汽循环燃煤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为82.543美元/(MW·h)相比,本系统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025年06期 v.41;No.302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本期数据